(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讯记者陈慕媛报道4月14日,中科院广州分院举行2023年度媒体见面会。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广州分院分党组书记、院长陈广浩表示,截至目前,中科院共在广东布局建设7个大科学装置,已建成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在建的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研究装置和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纳入国家发改委“十四五”规划的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等,以及中科院先导专项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科技设施新能源器件循环利用能力提升平台。
截至目前,散裂中子源已完成9轮运行,注册用户超4300人,完成课题1000余项,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今年以来,散裂中子源建设运行进一步提速,包括与中山大学共同建设的高能非弹谱仪在内,先后有4台谱仪完成研制安装,一批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发表。
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超导直线加速器前端样机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0毫安连续波质子束流稳定加速和百千瓦、百小时稳定运行,成果入选国家原子能机构2021年度“核领域十件大事”、中科院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科技成果”、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中科院2021年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完成45GHz超导ECR离子源六极线圈、高功率注入/引出组件加工及测试,国际首创实现基于全Nb3Sn股线复合超导磁体的45GHz高电荷态ECR离子源核心技术;研制成功国际首台变前励全储能快循环大功率磁铁电源,实现52000A/s非谐振国际最快电流上升速率;首创钛合金内衬大截面极高真空薄壁真空室方案,实现好于1E-12mbar水平极高真空度。
“如今的大湾区正在形成大科学装置集群,将成为支撑大湾区乃至我国攀登全球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高峰的‘大国重器’。”陈广浩表示,目前中科院布局的大科学装置和创新平台主要集中在深圳市光明区、东莞市松山湖、广州市黄埔区和南沙区,以及江门市等地,发挥了中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能办大事的优势、基础研究建制化的优势,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创新人才新高地,支撑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